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追求卓越促发展
2017-11-10 11:02:57.0 作者:159zx
众所周知,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发展,而学生发展的源头活水,应该是教师自身的发展。学习型学校的创建,就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教师适应变革的能力、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从而使学生、教师、学校能得到健康、持续地共同发展。
美国管理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了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学习共同体、团体学习、系统思考的五项修炼。这对于建构学习型学校,培养学习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好地借鉴作用。学习型学校为促进教师专业、全面、持续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它使每个教师都能充分理解并认同学校的发展目标,把学习作为生存和工作的方式,,拓展个人发展空间,开发自己的潜能,提高专业素养,不断地完善自己。
我校通过“引领自主,共同发展”引导全体教师构建主动学习、持久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人生, 创建使师生有统一的价值环境、对话的精神平台、融洽的心灵空间的学习型学校,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主动学习和共同发展。
一、 更新教育观念,实现自我超越
新课标中特别强调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教师应该率先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而学习型学校就是培育终身学习者的一片沃土。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高中数学组开设的数学校本课程往往不是集中起来进行“高中数学解题研究”,或是对“数学史或数学美”的枯燥讲解和简单展示,我真的觉得对于讲课老师和选修数学校本课程的学生来讲,早已成为一种无奈的负担。为了提高学生参加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了使自己开阔视野,我开设了校本课程《电影中的数学》。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多种媒介去搜集与数学有关的原版外文电影,自己先下载,观看、选择、排序,再为学生制作精良的PPT进行观影前的讲解,观影后由学生们交流、讨论,一起谈谈从人文、数学专业等角度的心得体会。课后留的作业也精心设计,比如推荐《博弈论的诡计》一书;计算丢番图的年龄;电影中设计的数学测试题的的解答等。几次的课程讲授和共同探讨,使天天解题的我和孩子们也能对“博弈论和纳什平衡、陈景润与歌德巴赫猜想、囚徒困境、丢番图的年龄、世界三大猜想和费马大定理“等与数学相关的科学家和专业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希望让孩子们知道,除了学校课堂上的考试和做题,其实数学的世界宽广而精彩。什么是自我超越,我想就是为实现内心深处的强烈愿望,更新理念,放宽视野,全心投入,不断创造,为实现内心深处的强烈愿望,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提高。
二、 营造学习氛围,建立共同愿景
学习型组织中的学习,一方面为了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使人们在工作中悟出生命的意义。为此,学校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营造校园学习的浓厚氛围,使我们逐渐认同,学习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是教师提升人生价值的需要。
其实,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老师们都还是很喜欢通过阅读进行学习的。尤其是现在是数码、网络时代,纸质书、电子书、微阅读等多种方式都能满足大家读书的需求。当然,我自己还是喜欢装帧精美、手感细腻、墨香满溢的纸质书籍,比如,由于感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我阅读了日本教育家佐藤学编著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和华东师大教授编写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在参加学生义卖助学活动时,用爱心购得的《写给全人类的数学魔法书》甚至还影响了我的课堂提问的语言和方式;美国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克所著的《最愚蠢的一代》,让我看到目前中国学生对信息的盲从和依赖正在威胁着传统意义上教育效果。读了不少的书,阅读动机还都是局限于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难免思考有限、闭门造车。自从学校开展“发一本书,强化理念”、 “讲一本书,分享成长”,“送一本书,引导自主”,“传一本书,传递能量“ 的读书活动后,我对读书学习的认识有了不少的变化。学校有计划、或不定期地下发新书,如《第五项修炼》、《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致加西亚的信》、《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等都是从学习型学校的高度强化教育方针和办学理念,稍后则会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我自己还曾经在大会上与所有老师一起分享题目是《最是书香能致远》的读书心得,会后还有老师和我谈起和我有相同的体会,来自同伴的认同对我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新的感受。特别有意思的是,学校组织老师们送学生一本书,并在扉页上写满嘱咐和期望,放在校园里的读书角。无论哪个学生拿到并阅读,我们都相信每一本书就像一只漂流瓶,一定会在孩子们的心里蜿蜒回转,引导他们的学习视野和价值观的形成,一本书将师生紧密地联系,所以,正确引领必定带来共同发展。
三、团队合作学习,加快成长步伐
学习型学校中的教研组是最主要的学习团队,学校的所有发展目标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这个团队的努力来实现。
专家指导,开阔视野
聆听专家讲座的的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让老师们有机会站在专家的角度去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教育热点,并把心得体会、研究成果及时共享,所以说 老师们在团队中的学习更是一次自我教育、自主提高的过程。身为区级数学学科带头人,虽然不是什么专家,也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和感受,为青年教师做了一次《怎样做一名骨干教师》的小小共享,不仅使自己有机会重新认真审视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实践经验,更是在交流中和大家产生碰撞的火花,使我们与会的各位老师都产生了新的思考角度和努力实践的方向,我更是收益匪浅。通过专家的引领、展望和点拨,学校指导各位教师制定并上交《我的三年规划》,《我的教育教学观》,不仅让新教师尽快地步入轨道, 骨干教师继续深入发展,更促使全体教师积极尝试,不断实践,充分体现教育价值,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
2、深度汇谈,同伴互助
深度汇谈,是学习型组织建设中进行团体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深度会谈要参与者充分提出不同的意见,在积极参与的讨论中使人人获得独自研究无法获得的见解,以期发挥团体的智慧。我所在的数学组是以“培养专业精神,拓展专业知识,发展专业能力,提升专业智慧”为共同愿景, 引导组内老师塑造自主学习、持久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人生,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实现教育价值,提升专业素养。
因为有学校为搭建的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良好平台,我们数学组在学校举办的、主题为”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数学开放日那天,举全组之力,推出了4节公开课,其中我的一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也参与其中。不仅全体数学教师合作完成了一系列的备课工作,领导还为我们联系了相关专家进行点拨和指导,在团队中的交流、研讨、碰撞中,使数学老师们,尤其是参与出课的老师都深深感到在学习型组织中,向同伴学习,团队合作、深度汇谈使教研组和教师个人都能迅速得到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
3、自觉反思,勇于实践
反思是将学习、研究、实践三者的结合和延续。学习中研究,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再学习、再研究。三者的交融,作用于教师个体,就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我校积极鼓励教师写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反思、研究课反思、通过反思,让教师能找到存在的问题,并能主动去学习、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去解决问题。从业20多年了,早就开始厌倦那些重复N多年的知识的传统教法,作为学习型理念的积极响应者,作为学习型学校的一名教师,我深深地知道学习型教师的主要实践对象必须是学生,通过自我反思,我觉得该是时候对教法进行颠覆性改变,重新建构,以加快回归教育规律的步伐。过去,为了把学生的主要精力用到掌握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上,课堂上的我常常慷慨激昂、声嘶力竭,但学生只是反应平平。为了把自主学习的机会放在学生面前,我尝试着在上“习题课”、“试卷分析课”、“章节复习课”等课型的时候,要求学生在这节课上思考、归纳总结出自己的“三最”:“1、你最喜欢做的题型是什么样的?你出道题说明一下;2、你觉得最难的题型或是知识点是什么?具体是哪里觉得困难?3、你觉得最有意思、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知识点或题目?为什么?”我最喜欢的是学生的 “第三最”,虽然种类繁多,原因各异,但更能看出这种为学生设计的思考题,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会反思,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大有帮助。
四、抓好课题研究,促进专业发展。
系统思考是一种价值观整合,它能引导教师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最终实现心灵的转换,教育科研就为系统思考提供了一个平台。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探索》是我校深入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阶段的一个区级课题,我积极投入、参与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在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研讨会中做了总结和分享。在我的数学课上,看见孩子们因为“遇见”数学,会从心里萌生了些什么。这种“萌生”不见得一下子会有多茁壮,但这种破土而出,的确让人震撼。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大多更倾向于引导学生从演绎推理的角度进行探究,而很少指导学生动手实践、从实验的角度去研究新知。为了成为一位打开空间而不是占据空间的老师,让学生亲自“掷硬币,摸球、抓阄等小实验,使我任教的每一拨学生学到这里都是兴趣盎然。今年,在我讲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时候,我设计并组织一场“你作为卖钢管的掌柜,如何安全、方便地在狭窄的门脸房摆放钢管并随时快捷地计算钢管的总和”的创意设计招聘会,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提供不同的钢管摆放方案,并在黑板上画出设计草图,其他同学则随时投入地进行质疑,调整、并产生新的设计,以供大家继续点评,最终学生们自行总结出了“钢管公式”,自动、自觉、自主地找到了科学、权威的事实,使自主获得新知的过程自然生成。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是不争的理论,目前,正在我校进行的多项课题研究,无论是教学探索方面还是德育开展方面,都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学习制度,研究制度,奖励制度。不仅有效地保证研究人员认真、扎实、有效地从事研究,更使全体教师凝聚在学习型组织的周围,在实践和研究中实现共同愿景。
五、及时提炼总结,全面实现提升
24年的春华秋实,我一直希望自己做一个不忘初心,努力学习、爱岗敬业的老师。尤其是,作为学习型学校的一员,在我校“开放、自主、互动、活力”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受到“追求卓越,共同发展”之共同愿景的感召,我通过向书本学习,使理论基础得到积淀;向自我学习,使专业水平得到提高;向同行学习,使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的过程,一个理解教育、升华思想的过程,也是展示成果、传递思想的过程。我们写下的每一个生动的故事,每一则刻骨铭心的启示,每一份视角独特、见解独到的感悟,都是在发现教育规律、寻求教育真谛过程中的精神感悟。作为一名高级教师、区数学学科带头人,我在总结经验,寻找教育教学规律等方面也撰写了一些文章,如《注重数学预习指导,提高新课程有效教学》、《创设合情推理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基于人本主义教学观,对数学学科在自主学习模式下高中学生学习情感的研究初探的综述》等都是自己有感触要表达,有理论想学习,有设计盼实施,有经验求分享的结果。无论是上交的总结、大会的发言,还是参评的论文,我都希望自己做到主动思考、自觉研究、认真实践、及时总结,乐于分享,努力坚持。学习型学校的的创建和深化,让我逐渐成为具有奉献精神、专业品质、人文情怀,勇往直前的一名教师。。
英国作家怀特在他的小说《永恒的国王》中有这样的描写:
魔法师梅林向亚瑟王说道:
伤心最大的益处,是从中学到一些东西,但只有一样东西可对付它,就是学习。
只有学习,能令你的思维永不枯竭,永不孤立,永不受折磨,
永不恐惧或怀疑,永不会起后悔的念头。
学习,最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