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的智慧》读后感
2017-11-10 10:38:05.0 作者:159zx
——生物组
《花的智慧》是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莫里斯·梅特林克的伟大作品。它是一本科普散文作品集,体现了大自然生存智慧和生存哲学。阅读的这本散文集不仅可学习了解植物、动物的相关知识,增加对大自然的了解和敬畏,作者在行文中随时迸发出对人性的思索,对社会的反思,我们能欣赏到他优美的文笔、睿智的思考、深邃的哲理、对大自然充沛的激情和对人类的关爱。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凭借其伟大的文学活动及《花的智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书中传达了植物赐予人类智慧的一些证据,尤其在花卉身上就集中体现了植物趋向智慧和觉悟的努力。尽管在这过程中有些花卉可能表现的比较笨拙,但是都体现了智慧和灵性。植物遍布全球,花朵必须克服比动物繁殖大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困难,利用了各种计谋和手段。这些技能早已经领先人类已有的认识和发明。
种子的传播信仰。
植物世界在我们看来似乎如此平静,如此温顺,仿佛一切都寂静无声,循规蹈矩。其实植物一直都在与命运激烈的抗衡着。植物很重要的营养器官——根,是深埋地下的,所以对植物来说,最沉重最残忍的律条无疑是判罚它从生到死都不能移动,这是对自由的剥夺,因此,它比人类更懂得首先要反抗什么。植物要摆脱禁锢于地的命运,解放自我,打破界限,尽可能的远地逃离,闯入另一个全新的世界,而且它最终实现了这个目标。所以种皮或者果皮特化成很多奇特的形态,带翅的,带毛的,或者靠果实的机械力喷射出去的等等。比如槭树种子的螺旋桨,苍耳的小钩刺,蒲公英的小伞,喷瓜的喷射距离长达5米等。(打个比方,好比把我们的身体掏空,把所有内脏和血液抛到离我们身体500米远的地方)
每颗种子都创造了某种属于自己的、完美的传播方式,以挣脱命运的阴影。换成人类,倘若能摆脱沉重的律条的束缚,安然无恙的生活在受另一种命运支配的世界里,不同样令人感到惊讶么?如果我们借助花园里任何一朵小花所具有的一半智慧,来消除痛苦、衰老、死亡等破坏美好生活的必然事物,我们的人生际遇将与现状迥然不同。
近亲繁殖的自花授粉
自花授粉就是本朵花内的雄蕊的花粉落到本朵花雌蕊的柱头上。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植
物机制。通常是比较脆弱而数量多的雄蕊集中在强壮坚韧的雌蕊周围,就像伟大的植物学家林奈所说“嫁和娶都走向喜洋洋的洞房”。
比如豌豆的花,花冠闭合,没有机会接受外来花粉。芸香的花,雄蕊成熟后,按奇数偶数的顺序触动雌蕊的柱头,先13579,后2346810。黑种草的花,花开时5个雌蕊是直立的,到了傍晚时分,雌蕊就会弯下腰,主动接受雄蕊的花粉。所以它的花语是,与其等待被爱,不如主动地去爱别人,积极开始你的人生。
为何植物要进行自花授粉呢?首先自花授粉的方式非常简单,这样确保植物能获得种子继续繁衍。其次,某些植物自花授粉是为了弥补异花授粉的不足,作为产生种子的备案。万一风没有准时的刮来,万一昆虫或者鸟儿被其它花吸引的腾不出手脚呢,这样也能产生种子。而人类在面临物种延续的困窘的时候,不能自体受精只能试管婴儿和代孕了。
三、异花授粉的秘密
异花授粉能实现杂种优势,后代往往具有较强大的生活力和适应性。为了阻止雄蕊传粉给自己,雌蕊的柱头会比雄蕊高处两倍,而且雄蕊成熟的时间早于雌蕊。
如果是风传媒,花粉往往多而轻盈,雌蕊柱头上还会分泌黏液,确保刮过来的花粉能落到柱头上。如果是昆虫传媒,则会用艳丽的颜色和花香来吸引,甚至会用花蜜作为诱饵。
比如榛树的花,鼠尾草的花(当人类在机械方面刚刚开始时,花卉的机械装置却已经运转了成千上万年。它们的周围没有可以模仿的对象,是自然的选择创造出的这一切)。
在某些奇特的花卉上,我们能看到植物智慧最完美最和谐的表现,植物的才华达到了极点,甚至突破了动物和植物的屏障。角蜂眉兰的花和白星海芋的花。
同比人类,经过十月怀胎,新生命诞生,有母亲的呵护,充足的食物,足够的空间,后代得以健康顺利的成长。我们很难想象一粒植物的种子经历了怎样的艰险,才能有生的希望。真正存活下来的可能是上亿中的极少数。尽管生存的机会很小,植物仍然勇敢的向大地繁衍,这种对生的渴求是伟大的,人类却显得渺小。生命都是平等的,人类也只不过是地球上芸芸众生的一员,希望我们能保留对自然的敬畏,虚心向自然请教,这个世界将会有别样的美。
感谢梅尔克林带来的植物哲学,奉献于大家,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