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激发兴趣、设疑导学、合作互动”的活力课堂
2017-11-10 10:31:54.0 作者:159zx
一、学校简介
我们学校的历史分为三段,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源于香山之麓,长于帝王之庙,兴于王府之仓”。
在王府仓里,我们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经过深入实践和反复思考,研讨碰撞,大家认为学校眼下最需要的就是“自信心”和“内驱力”,于是我们适时地提出了“培养自信心,激发内驱力”的口号。
二、研究背景
我校作为西城区一所普通校,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一定的学习习惯,但是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多数时间是老师在带着学生学习。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坐等教师传授的现象比较明显。在学习过程中,更是没有自己明确的计划。对于如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际的学习中确实做到自主学习,却是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在探索的问题。基于上述学校实际问题,我们开展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的实践研究。
三、理念和研究
1、改变方式。
几年来我们围绕“改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课题,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控制讲欲,学会示弱”,采取“激发兴趣、设疑导学、合作互动”的教学策略。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突出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自为性和能动性,挖掘教材中的兴趣点,设计能激发学生探究的问题。开展备课和教学设计研究,落实学案导学,上好起始课、复习课和常态课,注重在课堂教学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搭建平台
我们为了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几年来在教研组开展“三个一”校本研修活动。即每学期请一位专家讲座、组织一次专题研讨活动、开展一次学科拓展活动。营造开放的学习交流氛围,研修中专家的启发引领,让教师茅塞顿开,激发自主更新理念、自主课堂实践,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学科拓展活动为学生铺就一条实践和展示的大道,同学们争先恐后积极参与。
各教研组围绕自己学科特点开展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语文组的“主体参与式课堂教学”、数学组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物理组的“关注学情发展,提高课堂实效”、英语组的“任务型课堂教学”等都围绕课堂建设进行探究。开放的学习交流氛围,专家的启发引领,让教师茅塞顿开,激发自主更新理念、自主课堂实践,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四、收获感想
2015年12月《北京晨报》把我校评为“北京市最具加工能力领军中学”。我们认真总结教师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的作法,组织每位教师撰写关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和方法”的总结随笔,并在组内校内交流。
我们认为课堂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要加强课堂建设,追求“激发兴趣、设疑导学、合作互动”的活力课堂。课堂不仅是教师教的场所,更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我们把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课堂还给学生,将讲堂变学堂。让学生“把听的想出来,把想的说出来,把说的写出来”,增强获得感。
总之,我校以课题为抓手,将课堂教学抓实,做到“将讲堂变成学堂”,“在劳力上劳心”。教师们有意识地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根据学生层次,制定切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好的完善自己。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